江南风光中,三五好友穿着古朴,点一炉香,品一盏茶,有人抚琴,有人画画……
类似的景象,不仅出现在古装剧中,也成为一些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重构优雅的慢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或许也是矫正现代性困境、缓解都市人内心的良药之一。
(相关资料图)
记者:现代社会,物质丰富、生活便利,由此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反而容易让人感受到精神的焦虑。而中国年轻人,似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到了一些养分和答案?
徐明松(艺术评论人):百年来,西方哲学一直在探讨这个话题。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只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度过温饱线之后,人追寻的个体价值、自我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马克思说这是人的异化,尼采、维特根斯坦等也有类似表达,西方哲学家持续百年,一以贯之,都在思索现代人的精神焦灼。
到了互联网时代,社会更加扁平。人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之余,自我的心灵安放在何处?内心的情感与何连接?
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孕育出特有的人文地理。中国人的哲学观、价值观,连接天地、观达宇宙,在天人合一这种大的文化意象之下,日常生活方式、艺术美学方式,是超越工具理性的,尊重个体感性、体认,而不单纯是逻辑和抽象思考。
这为现代人跳脱出生活的逼仄、焦灼,找到一种精神寄托,一个诗意的桃花源。
记者:能否具体举例?
徐明松:比如,西方风景画依然分物和我,分客体和主体。中国山水画则更多体现了物我两忘,人是山水,山水亦是人,山水人同时也是天地宇宙。
它不仅不进行区分,甚至强调浑然一体、天地俱寂的状态。以现代人看来,似乎逻辑不清,但恰恰这种天人合一带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给中国人的心灵提供暂时寄托、栖居之地。
中国人本就是“人格化的自然”。中国人内心诗意的表达,是一种内在灵性的反映,而不是纯粹理性的思考结果。
今天年轻人回望传统文化,这种集体意识,正是在寻找灵魂深处“诗意的栖居”。
记者:心理学家荣格、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等一批西方思想大师从中国文化中获得过启示。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文化,或许能部分解答现代性困境。
徐明松:在东方文化庞大体系中汲取营养,是整个现代文明重要的现象。我在文化交流中,发现不少国外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是膜拜的,并不断从中汲取养分。
西方古典绘画首先建立在客观模仿上,从模仿客观外物渐渐发展到表达主观想法。
但中国画从头开始,就是表达人与宇宙的连接,不是客观描摹。我们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反映中国人主观与客观间的契合,上升到天人合一。
因此,当一些西方艺术面临现代性困境、需要重新探索与表达时,有些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启迪。
记者:您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精神?
徐明松:中国书画中常说“心手合一”,此心是天地之心,不是单纯的个人之心。天地为路,心物相接,这是一种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它和西方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东方哲学提供的时空意象,气韵生动,才能产生意境。这就不是单纯物理上的刻舟求剑,甚至语言不能尽意。但看到作品,听到声音,欣赏者就能感受到它的生动。
因其如此,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内修到开悟,不只有知识点。它不是可量化的标准和数据。
记者:现代社会,习惯于可量化、可标准化、可复制性。“内感”瞬时会变,感性的体认在现代系统中常常“不上台面”。
徐明松:中国文化重视心灵和体认。可惜的是,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只是知识性吸收,停留于纸面,没有让知识点转化成文化人格。
中国文化意象不是框架定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对整个宇宙运行和人生的悲悯之心,突破了数理意义上的时空。
近代史上,中国最早一批留学生、艺术大师,是受西方教育最深的一批人。他们生于对“东方落后、西方先进”有切肤之痛的年代,但最后都不自觉回归传统,纷纷在晚年重新探讨中国文化的力量。
现代工具的便捷高效,并不意味着人的精神状态更自由灵性。今天不仅物质丰富,人工智能还可能击败人脑。然而本质上,人类的精神支点是什么?物质回答不了,人工智能也回答不了。
记者:江南文人的生活美学,似乎在年轻人中特别有吸引力,这是为什么?
徐明松:江南文化绵长柔软,像水一样,有很强的溶解力、包容力。它日常、亲和,依然可以与现代生活无缝衔接。即便在现代,品茶、抚琴、焚香、插花,也不突兀,甚至显得很有情趣。所以,江南文化是一座非常丰厚的宝库。
我很开心,现在的年轻人天然就能做到传统与当代之间的融合。或许是因为他们出生起就受现代文明的滋养,知识架构是开放的,不必刻意,就能找到自在的表达与解脱。
可能必须经历过浮躁后,人们方能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定力。走入中国文化的大静大美,是大势所趋。
本文作者:龚丹韵
题图来源:江南文人香事道具 吴清提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