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指标”“证书挂靠”都是坑 警惕各种“求职陷阱”
时间:2025-04-15 16:57:54来源:中国青年报
正值春招季,近期,多地法院披露多起求职诈骗典型案件,揭示不法分子用“高薪”“内推”等噱头设下“求职陷阱”,为求职者敲响警钟。

2023年7月,刚毕业的师范生邱某求职心切,轻信谭某“支付17万元即可获取上海浦东新区某学校教师编制”的承诺,支付钱款后却迟迟未见入职通知,遂报警。经警方调查,谭某并无教育系统背景,其行为涉嫌诈骗罪。2024年3月,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谭某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

广东广信君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朱耀华指出,此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常以“内部关系”为幌子,通过伪造合同、虚构资质等手段实施诈骗。他提醒求职者:“若遇到‘付费入职’说法,须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企业资质,同时留存转账记录与聊天证据,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在跨省劳务中介领域,骗局屡见不鲜。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李某与江苏徐州某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孙某勾结,谎称可通过“内部渠道”安排医院、机关单位岗位,通过伪造面试、工牌甚至劳动合同等手段,骗取180余名求职者350余万元。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3年。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王群表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急于求成、想走捷径的心理,虚构身份和人脉关系,谎称可以“走后门”、有“内部关系”等,以“办事费”“好处费”等名义诈骗钱财。

王群提醒,求职者应充分了解相关行业的准入标准和正规入职渠道。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有严格的录用标准和规范流程,通常不会委托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进行招聘。那些声称能提供“内部指标”的,绝大多数涉嫌诈骗。

近年来,职业培训领域诈骗案件高发。2023年,上海某咨询公司负责人吴某以“证书挂靠可获高额兼职费”为诱饵,伪造收益截图、雇佣“托儿”,骗取学员课程费460万元。

王群分析说,此类骗局与普通民事纠纷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目的”的差异性。刑事诈骗案件中,行为人从开始即无履约意图,其目的在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通过虚构事实或服务骗取被害人钱财;民事欺诈可能存在夸大或隐瞒部分事实的情况,通常仍具有一定交易基础。

法院经审理认为,吴某等人通过制作虚假收益截图、安排人员冒充客户等手段,虚构不存在的“证书挂靠高收益”项目。经查,该骗局既无真实的合作单位,涉案人员也不具备实际履约能力。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日前以诈骗罪判处吴某等人有期徒刑9个月至11年6个月不等。

演艺行业的“收费陷阱”同样需要警惕。2023年,表演系毕业生小美在应聘某影视公司群演岗位时,遭遇以“保密费”“保证金”等名目实施的诈骗,损失数万元。实际上,该公司并无真实拍摄项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陈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3年6个月以上有期徒刑。

王群提醒,求职应聘过程通常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凡是在招聘过程中以报名费、服装费、培训费、体检费、保证金、保密费等名目收取费用的,都存在诈骗嫌疑。他建议求职者通过企业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核实招聘信息,提高警惕,防范收费陷阱,注意保存相关证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跨境务工骗局往往暗藏更大风险。2023年,求职者小王轻信“东南亚高薪酒吧工作”招聘信息,按约定飞抵云南西双版纳后,在他人带领下偷越国境,被带至金三角地区某园区。小王发现,所谓酒吧工作实为电信诈骗活动,若拒绝要拿5万元“赎身费”。

因无力支付赎金,小王被迫滞留当地,在“老板”安排下,通过虚构“高富帅”人设、编造“致富秘籍”等手段获取国内网友信任,以“平台漏洞”“充值提现”等话术实施诈骗。经查,其行为导致多名国内受害人遭受财产损失。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小王有期徒刑1年3个月,并处罚金。

朱耀华建议有出国务工打算的人员,应选择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的正规外派企业,还可拨打外交部12308热线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

王群提醒求职者,出国务工需谨慎,切勿轻信“高薪、赚大钱”等招聘噱头,小心落入陷阱。

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惩治各类求职诈骗犯罪,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求职诈骗犯罪4708人。

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此类犯罪分子利用求职人员渴望“高薪”“稳定”工作的心理,精心设计各类“求职陷阱”。他们有的通过劳务中介机构或互联网平台发布虚假招聘广告,以夸大薪酬待遇为诱饵吸引求职者报名,骗取定金等费用;有的伪造应聘场地、组织虚假考试、办理虚假入职手续,进而骗取介绍费、培训费等;更有甚者通过注册正规公司、入驻写字楼、在招聘平台发布信息、为员工缴纳社保等方式伪装成合法企业,实则暗中从事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些骗局令一些求职者蒙受经济损失,甚至有人因此身陷囹圄。

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求职者应当树立“能力优先”的就业观念,通过官方正规平台投递简历,对“低门槛高薪”“付费内推”等明显有违常理的招聘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并通过工商登记等官方渠道核实企业真实资质,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标签:

最新
  • “内部指标”“证书挂靠”都是坑 警惕各种“求职陷阱”

    正值春招季,近期,多地法院披露多起求职诈骗典型案件,揭示不法分

  • 自贸试验区内有关特殊监管区域现行保税政策不变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自贸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将展出月壤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幕在即。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中国馆政府总代

  • 广西凭祥跨境电商发展提速 探索中越数字贸易新机遇

    广西凭祥跨境购物中心揭牌暨越中数字跨境电商产业园启动签约仪式,2

  • 摸清需求、提升补贴……“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启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

  • 普拉达荣宅开餐厅引热议 高端品牌为何跨界?

    在消费市场不断更迭的当下,高端品牌的发展路径正经历深刻变革。3月

  • 上海虹桥机场查获卷烟及加热卷烟共计5万余支

    据海关发布官方微博消息,近期,上海虹桥机场海关关员在对入境航班

  • 第二场“部长通道”,三位部长关注你的身边事

    中新网3月8日电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

  • 金融活水润百业 浦发银行擘画文旅融合新图景

    2025年春节刚过,商旅热潮展现了消费市场的澎湃活力,折射出旅游消

  • 全链发力壮大冰雪经济

    亚冬会的到来让冰雪经济越来越热,全国各地纷纷根据自身特色,大力

  • (新春走基层)列车上的新春联欢会

    中新网广州1月28日电 题:列车上的新春联欢会作者 任永霜 石利崇

  • 武大版“世博会”:各国留学生摆摊“秀”文化

    11月23日,武汉大学金秋国际文化节在该校桂圆操场开幕。2024年文化

  • 首届中国妇女儿童健康医学科技大会在长沙召开

    中新网长沙11月17日电(记者 鲁毅)首届中国妇女儿童健康医学科技大

  • 建行“投资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入选金融街论坛年会十大成果

    近日,建行投资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投资流平台)入选2024年

  • 每日热点:乐聚北京 悦听世界 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

    随着乔治·格什温《夏日时光》的悠扬旋律在保利剧院响起,全新制作

  • 环球热点!聚焦产业跨界融合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焕新“文创京城”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徐婧) 第十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

  • 旅游
    • 【天天热闻】潢川:守正创新扬清风 护航大局促发展

    • ​西平县柏城三里湾小学召开六年级教学质量分析及教学心得分享交流会

    • ​西平县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2023年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重点任务部署会_最新快讯

    • 天天精选!泉州丰泽派出所推动“警格+网格”融合共治